刚刚过去的2016年,是细胞治疗行业不平凡的一年,如同2015年的中国a股市场,大开大合、一波三折。2016年4月底的“魏则西事件”是国内细胞治疗产业的分水岭。在此之前,国内细胞免疫治疗开展得如火如荼,风生水起:dc-cik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在国内遍地开花,上千家医院(包括众多知名三甲医院)开展该治疗项目,多个省市将其纳入医保目录,每年收治数以万计的患者;代表细胞免疫治疗新兴方向的car-t细胞/tcr-t细胞治疗方兴未艾,其中car-t细胞治疗的临床试验申请数量一度跻身全球第二名,仅落后于美国,把传统强国欧洲、日本远远甩在身后。然而,受“魏则西事件”的不良影响,5月4日国家卫计委紧急叫停国内所有细胞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,就像证券市场突发的黑天鹅事件,一时间促使异常火热的细胞免疫治疗行业跌入冰点。
与国内情况类似,国际方面,2016年度细胞免疫治疗同样历经坎坷。作为car-t细胞治疗行业的领头羊之一,junotherapeutics公司的car-t项目jcar015的ii期临床试验导致3名患者因脑水肿死亡,于2016年7月8日被fda紧急叫停,当天juno的股价重度下挫26.7%。然而,经过短暂的调查,2016年07月13日,fda重启了jcar015的临床试验,受此消息影响,juno公司股价大涨28%。不过,2016年11月23日,临床试验再次导致患者死亡,juno主动暂停jcar015的临床试验。12月,被car-t临床试验引发两次死亡事件困扰的juno终于迎来了曙光,其与金年会vip的合作伙伴celgene公司共同宣布,公司旗舰产品jcar017获得了fda的突破性药物资格认证,用于难治、复发性的晚期非费霍奇金淋巴瘤,包括弥漫大b淋巴瘤、原发性纵隔b细胞淋巴瘤以及其他类型淋巴瘤的临床治疗。另一个行业巨头novartis公司同样不平静,2016年9月,由于car-t在全球的布局遇挫以及未知因素,novartis宣布解散其细胞与基因治疗研究部门400多人,并入肿瘤业务部门。尽管novartis方面宣称此次调整只是一个内部组织设计的自然演变过程,但仍然引发业界不小的震动。
不过值得庆贺的是,2016年12月初召开的第58届美国血液学会上,novartis和car-t行业的另一先行者kite制药公司公布了car-t细胞免疫治疗的临床进展和数据,明显优于其他传统的疗法,一扫car-t细胞免疫治疗领域的阴霾。kite公司更是宣布他们已经率先向fda递交了car-t细胞免疫治疗领域的第一个生物制品许可申请,并在2017年第一季度完成全部材料的递交。novartis公司也宣布他们计划在明年年初向fda提交ctl019生物制品许可申请。所以,如果一切进展顺利,在2017年我们至少会见证一个car-t细胞免疫疗法经过fda批准正式进入临床应用。与美国相比,欧洲的步伐迈得更快,2016年6月1日,欧盟委员会(ec)批准了英国制药巨头gsk的转基因细胞疗法strimvelis用于腺苷脱氨酶(ada)缺乏性重度联合免疫缺陷症(ada-scid)儿科患者的临床应用,gsk方面承诺无效退款。
由上可见,欧美发达国家对存在一定安全性风险的细胞治疗药物可谓倍加呵护,背后的原因是这些疗法所呈现的革命性的潜力。例如,针对cd19的car-t细胞治疗,对复发、难治性b细胞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可以达到94%。只需给药一次,所有危及生命的儿科ada-scid患者接受strimvelis治疗后3年的存活率达100%。那么,再次套用证券市场的术语,国内细胞治疗行业会否经历“断崖式下跌”从此一蹶不振,或者乐观的实现“v”形反弹甚至反转?
2016年12月中旬,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对外发布了关于《细胞制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》(征求意见稿)的通知,或许可以给出些许启示。尽管这份征求意见稿中的一些条款仍有待补充与修正,但此次征求意见稿的发布表明了监管层的政策导向与决心,意味着国家将提高细胞治疗产业的门槛和监管力度,国内细胞免疫治疗行业将迎来一次大洗牌,让缺乏核心技术、不符合水准的企业自行淘汰,而那些原来一直致力于细胞治疗研发、技术储备雄厚的企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。所以,不要再期待细胞治疗行业的整体“v”形反弹甚至反转重启牛市了,一个无序发展的市场再火热,注定无法走得长远;只有通过产业升级,少数技术过硬、产品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企业,才能迎来“u”型演变的结构性牛市。
从小分子化合物到生物大分子制品,再到“活细胞”药物,医药生物领域迎来其第三大支柱,尽管结构渐趋复杂,体内不确定逐次增加,监管的难度不断攀升,但它们是应对复杂疾病,如癌症、糖尿病、复杂感染性疾病、自身免疫疾病等等的最大希望。面对这一系列重大疾病的迫切需求与巨大市场,细胞治疗市场上没有空头,也不存在业内竞争,每个业内企业都是与自己竞争,与时间赛跑,发展的逻辑非常简单:不断自我修炼,不断技术革新与积淀,宁静致远,厚积薄发。
夯实基础,细胞治疗产业才能飞得更高!
来源:金华君,上海细胞治疗研究院常务副院长,上海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